雷军:松果芯片——小米自研芯片之殇

雷军:松果芯片——小米自研芯片之殇

7月3日,小米CEO雷军在直播中回顾了小米的芯片自研之路,坦言松果芯片是其“心口的痛”。这是小米首次尝试自研芯片,虽然最终未能达到预期,但为后续的芯片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小米的造芯之路始于2014年,成立了子公司松果电子。2016年12月,澎湃S1芯片量产,并于2017年2月在小米5C上首次搭载。澎湃S1采用28nm工艺制程,主频最高达2.2GHz,采用大小核设计,配备Mali T860四核图形处理器和32位语音DSP。

尽管澎湃S1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,但其性能和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。此后,小米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经历了一段沉寂期。

时隔八年,小米发布了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15S Pro。玄戒O1是小米玄戒团队历时四年多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,采用2+4+2+2十核四丛集设计,CPU超大核心最高主频达到3.9GHz。评测显示,玄戒O1 CPU性能功耗表现与苹果A18 Pro等3nm旗舰SoC处于同一水平,尤其在中低负载场景下表现突出。

雷军将松果芯片视为“心口的痛”,既是对过去失败的反思,也是对未来芯片研发的期许。小米在芯片自研道路上的探索仍在继续,玄戒O1的发布标志着小米在芯片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。未来,小米能否在芯片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,值得期待。

小米的芯片自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但其坚持自主研发的精神值得肯定。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,小米的芯片自研之路不仅关乎自身发展,也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↓↓下载地址在最下面↓↓


2篇随机内容推荐

xml网站地图